6 量子力学

     (这部分内容较难理解可暂时忽略,以后做视频介绍)

      量子力学堪称20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没有量子力学,就没有20世纪乃至21世纪的科学文明。量子世界的神奇根本不亚于中国的神话故事及宗教神奇现象。科学家用“活见鬼”、“幽灵,”等来描述量子力学的神奇性。普朗克最先提出量子的概念,但“有人这样说,当普朗克把量子幽灵从瓶子里放出来后,他被这个幽灵吓得要死”《时间之剑》。然而神奇的量子力学却最能解释“特异功能”及宗教的神奇现象。量子力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

      量子力学所涉及的是亚原子(原子核、电子)及其以下很小尺度的粒子。量子力学认为描述粒子性质的物理量不可连续取值,存在一个不可再细分的“量子”,所有取值只能是这个“量子”的整倍数。量子力学有几个令人震惊的特性,如波粒二相(象)性、测不准原理、量子纠缠、量子隧道效应等。

a) 双缝试验

      双缝试验的重要结论:光具有波粒二相性;电子及其它粒子也具有波粒二相性。以光为例,光是电磁波,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符合古人“空”的观念。光还有粒子的特征,即光子,按古人的观念粒子是“物”,也就是佛教中所说的“色”。同样的光即空即色,所有万物粒子都是即空即色,因此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波粒二相性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的一次飞跃,它揭示了物质的本质,然而早在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就把这一本质说得清清楚楚,还应用于指导众生的修行:“照见五蕴皆空”,无怪乎贾斯特罗(美国航天计划开拓者)说“当科学家登上一座高山后,却发现神学家早就坐在那里了”,神学家似乎在说:等了几千年你们终于爬上来了。一山更比一山高,继续爬吧,爬到最后你们会发现:“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当平静的水面放一个小球并让它按一定的频率上下振动时,水面将激起一圈圈的波浪(见图1-15)。最高的地方叫波峰,最低的地方叫波谷。当有两个相同球放在水面上下振动时,就会有两组波浪,它们相遇后水波相互叠加,有的地方增强,有的地方相互抵消,由此产生波的干涉现象,产生干涉条纹(见图1-16),这是波的特性。

a)     3D 水波图

b)  2D水波图

图 1-15 一组水波

a)  3D水波干涉图

b)  2D水波干涉图

图 1-16 两组水波产生干涉条纹

      牛顿认为光是粒子流组成的,而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则认为光是波。19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所做的双缝试验证实光是波。图1-6为双缝试验原理示意图,在光源和屏幕(屏幕翻转了90度以便看到干涉条纹)之间放一个带两条狭缝的挡板。如果只打开一条缝,“左”或者“右”,就只能得到一条光亮条纹,分别称之为“左条纹”、“右条纹”。如果同时把两条缝都打开,得到的不是“左条纹”加“右条纹”的两个条纹,而是图1-6顶部所示的干涉图像。

图 1-17 双逢干涉图

图 1-18 激光通过双缝形成的干涉图

      传统上电子被认为是粒子,将图1-16中的光源换成电子发射装置,单个单个地缓慢将电子发射出去,只要时间足够长,科学家惊讶地发现,仍然得到干涉图像。

按传统观念

  • 第一个奇妙之处是:这些电子怎么就知道前面是单缝还是双缝?发现是双缝就干涉,发现是单缝就不干涉。
  • 第二个奇妙之处是:好像这些电子事先进行了协调似的,该亮的地方去的电子多,该黑的地方就少或者没有电子打上去,每个电子都知道自己应该去哪儿,以便准确地打出干涉图样。
  • 物理学家费曼认为每个达到荧屏的电子实际上穿过了两条缝,听起来非常不可思议。他还认为,每一个从发射源到荧屏上某一点的电子,实际上经历了所有的路径,它似乎无处不在。
  • 更神奇的是,如果安装探测器,记录每个电子是通过哪个孔,此时就没有任何干涉发生,这个现象被称为“波函数的坍缩”。好像这些粒子能够“知道”它们是否被关注了,当发现被关注时就展现出简单的图形;没有被关注时就描绘出干涉图案。

图1-19 延迟选择量子擦除实验示意图(维基)

      量子擦除实验。其原理如图1-19所示,过程较复杂,简述如下:右上端的“光源”发出单个光子经过“上缝”和“下缝”构成的双逢,再经过“BBO”将单个光子转换成两个处于纠缠态的光子,后面的光学棱镜将两个光子分别折射到“上路”最后达到屏幕D0和“下路”最后达到延迟选择量子擦除装置(简称“擦除装置”)。走“上路”的被称为:信号光子,走“下路”的被称为:标记光子。因为处于纠缠态的一对光子性质是完全相同的,要么同时显示粒子特性,要么同时显示波的特性,只要知道其中一个光子的状态,另一个光子的状态也就完全知道了,所以“擦除装置”根据标记光子的信息能向人们显示有关信号光子的两个结果:

      “不确定”,即不能确定信号光子来自“上缝”还是“下缝”;

      “确定”,即能确定信号光子来自“上缝”还是“下缝”。

      当“擦除装置”显示“不确定”时,屏幕D0出现干涉图,当显示“确定”时,D0没有干涉图。也就是说:粒子除了能够“知道”是否被关注外,还能“知道”它选择的路径是否被人们发现。如果人们确定了他所选择的路径,干涉不发生。如果人们没有确定他所选择的路径,干涉就一定发生。科学家难以接受这种结果,于是变来变去做了无数次这类的试验,然而结果都一样。无数次“猫捉老鼠”的游戏,量子一直保持0败记录,科学家只好无奈地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在“量子擦除实验”基础上进一步的“延迟选择量子擦除实验”。该实验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保证“下路”的长度比“下路”的长,这样当“上路”的信号光子达到D0显示结果时,“下路”的标记光子还在路上,到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信号光子怎么会提前知道标记光子的状态?这个实验给人们带来了以下疑惑:

  • 纠缠态光子能根据未来的情况,改变自己的历史选择?
  • 纠缠态光子能预测未来的情况,从而决定过去的行为?
  • 量子的世界里,未来能够改变过去?

       《宇宙的结构》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未来只是在帮助我们讲过去的故事”。

        波尔:任何一种量子现象只在其被被记录之后才是一种现象。

      《六祖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如果不起心去“记录”,就不会有量子“现象”。同样,如果仁者心不动,也就不会有幡动的“现象”。波尔似乎悟到了一点六祖在一千三百多年前提出的“心动”思想。

图1-20   仁者心动

  • “意识观测”实验即密室仅有双缝实验装置,人们在室外进行“意识观测”,结果表明:意念影响量子干涉结果,且意念力越强,对结果影响越大。

4)不确定性原理及量子隧道效应

重要结论:

  • 粒子是场的表现,场能够直接造就粒子。粒子是一些带有一定能量的场,由不确定性原理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宇宙间除了量子场外一无所有。古代认为: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空”,而粒子与色对应。因此,这里科学再一次说明了“色”、“空”之间紧密的内在联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可能同时精确地被测量。根据不确定原理,一个人瞬间“变”到几百米外,甚至更远的概率不为零,但接近零。如果想要提高这种概率,不妨到百慕大三角洲试试。
  • 根据不确定原理,一个人能够穿过一堵砖墙的概率不为零,但接近零。如果想要提高这种概率,不妨学学崂山道家功法试试。
  • 真空在很小尺度下一点不空,能量涨落非常热闹。

      由前面所述的内容可知,粒子某些属性不能给出确定值,而只能被描述为存在的可能状态的概率分布并可由薛定谔波动方程进行计算。在被观测之后,或者说量子物质与某种物质相互作用之后波函数坍缩,每个具体的状态都存在一定概率成为现实。“粒子(即实物)本身只是场的表现,场能够直接造就粒子。粒子就是一些带有一定能量的场,由不确定性原理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宇宙间除了量子场外一无所有”《大爆炸探秘》。

      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认为实物是一种物质波,能被描述为一个位置概率的波包,即粒子可能所处位置的范围。这个波包的长度是一个物体的位置被确定程度。

a) 较长的波包

b) 较短的波包

图 1-21 波包示意图

       如图 1-21所示波包较长意味着可能存在于较大的空间范围,即不确定性较大,粒子处于A点的可能性最大,处于B点的可能性较小,处于C点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波包短则说明位置较为准确。这适用于亚原子粒子,也近乎适用于所有物质。波包是通过许多具有不同波长的单波组合而成的。波包越短不同波长的单波数量越多,波长不确定性增大。波长决定了动量,因此动量的不确定性增大,反之亦然。

     这个关系式说明,原则上不可能同时绝对精确地测量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如果能精确测出一个电子在什么地方?那么它的动量将变成无穷大,因而根本就不知道那个电子下一刻会出现在宇宙中什么地方?粒子之声并不绝对精确的知道他现在何处,下一步将出现在何处?于是就有了神奇的量子隧道效应。

       图1-22常被用于解释量子隧道效应。粒子被困在陡峭的壁垒中,它能在内部运动,除非有足够的动能,它不会越过两边的山峰而逃离原子核。由于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描述运动粒子位置范围的波包并不会遇到峭壁就突然为零,而是以指数方式沿峭壁迅速下降,然而不会降至零,有很小的几率瞬间穿过壁垒,跑到外面去。粒子穿过屏障的速度有多快呢?科学家认为这个过程是瞬时的,也就意味着超光速,听起来又颠覆了人们的观点,然而却得到了试验证明。

a)  动能足够可以逃逸

b)  不确定性原理的逃逸

图 1-22   α粒子逃出原子核示意图

7 量子纠缠

5)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是成佛的必要条件。处于纠缠态的粒子之间信息传递是瞬时的,不论距离多少亿光年。西方极乐世界虽“过十万亿佛土”,只要感应道交,阿弥陀佛即刻现前,修行成就者也能即刻往生极乐世界。我们一般凡夫不明白这个“即刻”的机制,既然量子纠缠能够做到即刻,从科学的角度对感应道交的“即刻”就会感到好理解了。

      爱恩斯坦开创性的光量子(光子)研究,使其成为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但量子力学后续发展所揭示的一系列怪异现象使他难以接受,反而跑到了量子力学的对立面,并开启了与哥本哈根波尔的一场著名论战。他有一句名言:“上帝不会掷骰子”。在论战中爱恩斯坦屡败屡战,但他不甘心于是就有了“EPR佯谬”,认为“量子纠缠”绝不可能发生,然而多次试验证明他又错了,不可思议的量子纠缠现象真实存在。

      量子纠缠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无处不在的物理现象,它颠覆了常理,有科学家其称为  “上帝的效应”。量子纠缠无法用通常的语言加以描述,它可在瞬间从宇宙的一端传到另一端。它是科学中最奇怪的效应,然而却很少有人听说过它。量子纠缠把常识击得支离破碎,是被爱因斯坦认为太神秘、太奇特、不可能为真实的现象。

      什么是纠缠?它是量子粒子之间的连接,是宇宙的结构单元。一旦两个粒予发生纠缠,当一个粒子发生变化,立即在另一个粒子中反映出来,不管它们是在同一间实验室,还是相距数亿光年。这种现象及其含义看起来是如此有悖于常理,以至于爱因斯坦本人称它为“幽灵一般的”。

6)Orch OR理论

      对灵魂的科学探索始于20世纪初,研究人员试图通过测量死亡时个体的重量与死亡前的重量来确定灵魂的重量。之后有大量的基于“濒死经历”、催眠术等的实验研究证实了灵魂的存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科学家提出了所谓“Orch OR(Orchestrated Objective Reduction管弦目标还原)”理论。该理论指出:大脑神经元内微管的量子振动导致了意识的产生,微管控制着神经元和突触的功能,并在量子水平上把大脑过程与自组织过程联系起来。科学家相信Orch OR理论可以解释来世。据《赫芬顿邮报》报道,科学家哈默罗夫和彭罗斯指出:“Orch OR 允许意识脱离大脑和身体,分布并纠缠在时空中。量子信息有可能以灵魂的形式无限期地存在于身体之外。” 因此,我们的灵魂并不只是大脑神经细胞相互作用。事实上,它们形成于宇宙之中,可能自从有时间以来就存在了。

      最新科学研究对灵魂的解释越来越与宗教相符合了,科学在一步步地证明宗教的正确性。

      形成灵魂的量子毫无疑问就是超弦,众生灵魂的超弦都是从上帝的超弦来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涅槃经》。

图1-23 量子灵魂

8 超弦

7)超弦

重要结论:

  • 宇宙所有物质都是由振动的弦构成,超弦不同的振动模态具有不同的性质,对应不同基本粒子。
  • 佛的超弦具有特殊的模态,众生原本是佛,其超弦模态与佛无二,但在三界轮回中众生灵魂超弦的模态渐渐偏离了佛的模态。要想成佛就要通过修持佛法修正自己的模态,恢复与佛一致。
  • 超弦理论的时空为10维空间,1维时间;而不是人们熟悉的3维空间,1维时间。人类生活在3维空间,1维时间,其他空间卷曲的很小的尺度下,人类的肉眼无法感知,天人的天眼可以感知。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延续了2000多年,直到1930年代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出现(见下图)。该模型认为:原子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又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后来又出现了基于量子力学的电子云模型(见下图),认为电子不是一个个的粒子,而是在轨道球面上无处不在的电子“云”。

图1-24 原子模型

      在一段时间里,许多物理学家认为质子、中子、电子是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但随着试验能力的迅速提升,许多更小的粒子相继被发现,包括微子、夸克、希格斯玻色子等,这样一共有17种基本粒子(见表1-3)。

表1-3 三族基本粒子及其质量(单位:质子质量,《宇宙的琴弦》)

第1族 第2族 第3族
粒子 质量 粒子 质量 粒子 质量
电子 0.00054 μ子 0.11 τ子 1.9
电子中微子 <10-8 μ-中微子 <0.0003 τ-中微子 <0.033
上夸克 0.0047 夸克 1.6 顶夸克 189
下夸克 0.0074 奇夸克 0.16 低夸克 5.2

      科学家发现,自然界存在4种力:引力、电磁力、弱力和强力,它们都是通过交换粒子实现力的作用的。引力和电磁力为人们所熟悉。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两个物体间的引力与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由库仑定律可知,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同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引力和电磁力的作用距离比较远。强(核)力比电磁力“强”故称强力,是将质子和中子约束核内的力,在10-12毫米范围以外强力迅速减小。弱(核)力比电磁力“弱”故称弱力,它制约着放射性现象。四种力的力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强力、电磁力、弱力、引力。

      物理学家将各种粒子的有关参数和除引力外三个力的有关参数引进量子场论,形成了所谓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该模型作出的理论预言与实验符合得相当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标准模型无法解释暗物质和暗能量现象。宇宙中存在大量无法观测到的暗物质,比标准模型物质的5倍还要多。暗物质是未知的基本粒子构成,不属于上述17种基本粒子中的任何一种,所有星系都附着在由暗物质形成的宇宙架构上。从大爆炸以来宇宙一直在膨胀。然而科学家发现,宇宙的膨胀仅仅用正常物质和暗物质已经无法解释了。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正常物质和暗物质应该是让宇宙膨胀减速的。但2011年科学家通过观察遥远的超新星发现宇宙的膨胀在加快。这说明除了正常物质和暗物质之外,还存在某种能量在加速宇宙膨胀。这种未知的能量被科学家称之为“暗能量”,其在宇宙的比例特别大(见下图),在宇宙无处不在,控制着宇宙的运行(有点像老子说的道)。这种能量也无法在标准模型的框架内解释。说明标准模型是不完整的,有必要增加新的基本粒子。

图1-25 宇宙中正常物质、暗物质、暗能量所占比例

      标准模型把粒子当成没有维度的零维“点”,当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为零时就带来无穷大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个麻烦科学家提出了“重整化”暂定设想,即假设电子的固有质量为负无穷大,于是有下式:

      全部质量(即测到的质量)=电场的能量(正无穷)-固有质量(负无穷)=有限量

      这种拼凑的东西居然也能为20世纪基本粒子物理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毕竟指标不治本,按科学家的话:“把垃圾扫到地毯下掩人耳目”。当与引力结合时,无穷大再次出现,“重整化”也无法处理,尽管科学家在标准模型上左修右改,但均以失败告终,此时超弦理论出场了。

      超弦理论是超对称理论和弦理论的结合,是继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概念的第3次革命。超弦理论统一了引力理论与量子力学,还是基本粒子的理论。

      超弦理论认为,物质不是由零维的点粒子组成的,而是由1维线体弦组成的,17种基本粒子对应于以不同模态振动的弦(见下图),它是能够解决引力理论和量子力学之间矛盾,并将二者统一的理论。超弦理论既是关于物质的理论,又是关于空间和时间的理论,超弦理论研究中发现了令人震惊的现象,那就是空间的维度变化,我们熟知的三维空间会变成四维或者二维空间,另外根据不同的观测方式,在三维空间出现的现象,也同样会出现在9维空间。

图1-26 不同模态振动的弦对应不同的基本粒子

      人们一直认为自己生活在三维中间里,但是超弦理论预言我们的空间不是普通的空间,而是超空间。除了普通数值确定的坐标之外,还存在以格拉斯曼数表示坐标的额外空间。仅仅从限定维度这一点来看,或许可以说超弦理论是划时代的理论

      起初科学家根据“弦理论”计算三维空间的物理量时发生了奇妙的事情,出现了明显不合理的结果。但将时-空维度提高到26时得到正确的结果。之所以是26维时空,应用了以下可笑的等式:

                        1+2+3+4+5+…=-1/12

   等式中“+…”表示依次无限加下去。

      这个等式连中学生都能看出明显不对,可是这是大名鼎鼎的欧拉提出来的等式,有严格的数学证明。

      弦理论和超对称理论结合成为超弦理论后,时空维度成为10维。第二次超弦革命提出的“M”理论统一了5个超弦理论和超引力理论,时空间维度为11,图1-12所示的卡-丘空间成为多维空间的研究提供了数学工具

图1-27 卡拉比-丘成桐(6维)空间示意图

      科学家认为,暗能量在宇宙无处不在,控制着宇宙的运行,他就是老子所说的“道”。暗能量一点也不“暗”而是一片光明,犹如亿万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只是人类的“肉眼”无法看到罢了,如果征得了佛眼就能“看”到。

      人类不能凭肉眼直接“看”到暗物质,具有“无色”的特点,但并非无处不在,因此不是“道”,而可能是比道低层次的空间,如“无色界”空间或者某些佛的净土世界。

      科学家发现,暗物质正被暗能量吞噬,暗能量在增长而暗物质在蒸发,有人担心最终将导致一个巨大而空乏无物的宇宙。听起来我们的宇宙似乎前景堪忧。不用担心,上帝创造的这个宇宙是完美的,一切都在按上帝的意图运转。暗物质蒸发可以理解为暗物质“升华”成暗能量,这是高层空间的众生在得道成佛。暗能量在顶层宇宙永远保持绝对的能量优势,绝对可以保证“邪不胜正”,保证顶层宇宙的永恒性。

9 大统一

       不同宗教都讲述宇宙真理,宇宙真理只有一个,他们讲述的是同一个东西,只是依各自的因缘讲述的方法不同,侧重点有别,因此本质上各宗教是统一的。科学研究宇宙真理,只是层次较低,但毕竟在慢慢靠近真理,因此宗教与科学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在攻读硕士学位时,研究基于复合场的优化设计,导师告诉我横跨学科往往能揭示新的规律,出成果的概率较高,导师的话影响了我一辈子。攻读博士学位时,研究基于多学科的优化设计。这两个阶段论文工作的共同特点是:根据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不同性质的事物中,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手法同样可于宗教和科学的统一性研究上。

      在本世纪之初本人对宗教和科学的统一性方面具备了初步的心得,也想写点东西与他人交流,但因为忙于事业拼搏一直未能动笔,一晃20余年过去了,现已退休,不得不写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因此本篇文章被定位为:科学探索。除了引用的内容外,有些是我个人的猜测、猜想或者推论,错误在所难免,其目的是希望能对他人有所启发和帮助。

      爱恩斯坦说:“科学没有宗教就象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象瞎子”。现代众生大多相信科学,科学能帮助众生更好地理解宗教,并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核心意思意为:道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原。这是以道教为代表的宗教的观点。

      超弦科学理论认为:超弦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老子和超弦理论二者从两个不同方面说宇宙万物的本原,前者从大(最大的顶层大宇宙)往小说本原,而后者从小(最小的超弦)往大说本原,归根结底都落在“本原”上。“本原”就是道和超弦的同一性所在,既然道和超弦都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于是有:

      道=超弦

     由于宗教本同源,因此进一步可得:

         上帝=真主=奎师那=法身佛=道=超弦

      统一完成!宗教和科学统一于这个等式,统一于道与超弦的同一性。

      上述“统一”公式看似简单,但有一点要注意,否则统一不能完成:

      “道可道,非常道”,道即是弦,此弦非常“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0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如前所述,超弦理论被认为是包罗万象的理论,是继牛顿力学、爱恩斯坦相对论之后,时空概念的第三次革命。超弦理论认为:物质是由尺寸极小、振动着的线状“弦”组成,不同的振动模式应于不同的基本粒子。例如,超弦以某种模式振动时是电子,以另一种模式振动时是夸克,现今发现的17(见表1-3)种基本粒子对应17种不同的振动模式。任何振动模式都可以由基本的振动模态叠加组合而成。由机械振动理论可知,振动模态包括振动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各个阶次的模态有着不同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如下图所示最下面的振动模式曲线是由上面的模态1、2、3叠加而成。

图2-1 振动模式由不同振动模态叠加而成

      现以绳索的振动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2所示,绳索左端绑在树上固定,手握绳索右端并左右来回摆动。摆动的频率和力度合适时绳索就会随着手的摆动而振动起来。图2-3示出的是与之对应模态振型系列(图形转了90度)。图中的“节点”是绳索在振动时始终保持不动的点,来回摆动的频率越高节点数就越多,同时越费力,消耗的能量越大。实线曲线是绳索振动时某个方向极限位置,虚线曲线是另一个方向的极限位置。绳索的任何复杂振动都可以用这些模态振型的组合来精确获得。理论上“节点”可以有无限多,绳索的振动模式也有无限多。

图2-2 绳索的振动

图2-3 弦的模态振型示意图

      在这无穷多的超弦振动模式中,有一种模式极其特别,这是“道”的振动模式,对应的超弦是“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此处将其称之为“玄”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的这段话应用弦理论解释如下:道用语言描述就不是“玄”之大道;可以叫出名来也是名不符实的,不能体现“玄”大道的本质(因为古人尚不知“玄”为何物)。无,并非绝对无,而是一片“常寂光”融合之“玄”,是宇宙创建之前的状态。有,就是整个顶层宇宙有“玄”存在,他是宇宙万物之源。因此常从“无”中内观“玄”大道之奥妙;常从“有”中内察“玄”大道之无垠。无和有,源同名不同,其本质都是奥妙的“玄”,玄玄量子纠缠、玄玄相融于整个顶层宇宙虚空很玄妙呀,玄是了悟宇宙大道奥妙之门。

      玄不异心,六祖也说:“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玄要向内求,“玄”要向内求。众生灵魂(小我)超弦是从上帝大我超弦而来,众生灵魂的超弦原本跟上帝的超弦一样,轮回久了上帝的信息被遮闭。要回归上帝就要向内“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从而驱散自己灵魂超弦的遮闭,寻找内在上帝超弦全息信息,让自己灵魂超弦融入上帝超弦、融入“玄”。

      如图2-3所示,“‘弦’字的一个解释是系在弓上的细绳,去掉‘弓’字,剩下的‘玄’,也就是细绳或细线了。所以‘玄’的本意就是‘弦’”。(《超弦:一种包罗万象的理论》中文再版说明)

图2-4 此弦非常玄

      图2-4左边3个图为象形字玄从甲骨文、西周到春秋时期的演化,右侧的“3节点模态”与图2-2的对应,最右侧的图与图1-11(取自《超弦理论:探究时间、空间及宇宙的本原》)的对应。中国象形字的神奇似乎在这里得到了体现,“玄”的古体形状不就是超弦的振动模式吗?这个象形字太像了,难道是巧合?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用“象形”的“玄”来表示“玄”这个“众妙之门”,确实是妙之又妙呀!

图2-5 玄字的演化与弦振动模式

      道即是弦,此弦非常“玄”,它具有特殊的振动模式,是老子所说的道,老子将其称之为“玄”。“玄”具有以下特点:

  • 在整个顶层宇宙所占比例最大,遍布整个顶层宇宙,“其大无外”。
  • 类似于电磁场无处不在,“其小无内”,无可阻挡。
  • 状态最稳定,他使整个顶层宇宙保持“如如不动”,永恒不变。
  • 能量最大,拥有整个顶层宇宙最大能量并控制整个顶层宇宙。无为而无不为
  • 以量子纠缠的机制(或类似的其它机制)相互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 “玄”融合在一起具有无穷的智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是宇宙所有智慧的源泉。
  • 无量存储记忆能力,宇宙所发生的一切均予以存储,无一遗漏。
  • “天法道、道法自然 ”,他控制着各层次宇宙的运行,自己控制自己。

      无量“玄”以量子纠缠的机制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上帝、就是真主、就是奎师那、就是道,就是真如、法身佛。他遍布所有层次的宇宙,无处不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片光明,犹如亿万个光芒四射的太阳。

      他状态最稳定,所以他一亿年不变,千百亿年不变,甚至亿的亿次方年不变,如佛所说:“如如不动”,他“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清净寂然。不变之中含微变,微变之上显永恒,这是整个宇宙不变与变的辩证关系。

      融合一体的大虚空真如“玄”处于“常寂光”状态。“常”恒不是绝对的永恒不变,整体大尺度的永恒不变中含有深层次小尺度的微微之变,在普朗克尺度下到处都在变动。深层次小尺度的微微之变现出整体大尺度的永恒不变。如果绝对不变,就不会有我们这个宇宙的创生,也不会有我们众生的存在。“寂”静无声,也不是绝对无声无音。音乐是某种形式的振动,如图2-2所示为“大悲咒”童声版一小段音乐转换成电信号的振动波形图,电信号输到喇叭就能放出音乐。振动的“玄”能发出:

宇宙琴弦音,

内在自性音,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胜彼世间音”。

      “光”是无尽的光明,是无量真如“玄”相互融合而发出的光,亦非世间光,开佛眼能“看”到。

图2-6大悲咒一段音乐振动波形图

      大虚空真如“玄”拥有无穷的智慧,是整个宇宙所有智慧的源泉,我们人类的智慧也是源于此。整个宇宙,过去未来,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是佛教所说的“清净真如心”,他物理学的“物”,也是“清净真如心”,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

      心不异物,物不异心,心既是物,物既是心,唯心唯物本统一。“一切唯心造”,既是一切唯物造。

      融合一体的“玄”是法身佛,是真如本性。一旦众生灵魂超弦(或称阿赖耶)的振动模式恢复为原来的“玄”,就能与无边无量的“玄”发生量子纠缠,相互融合为一体,与上帝融为一体、与真主融为一体,与奎师那融为一体、与道融为一体、与无量佛的法身融为一体,不分彼此,上帝就是他,他就是上帝,他拥有整个宇宙,所谓“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楞严经》,“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华严经》。

      “玄”拥有最大能量,整个宇宙的能量绝大部分能量为他所拥有,他能生万法,他“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我们这个宇宙的星系也是由他的能量转换而来。

      六祖惠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自性”就是真如“玄”

图2-7 各层次与其“相似度”关系示意图

      众生原本是佛,其灵魂超弦就是“玄”。但因后来随着在六道中的生死轮回,其灵魂超弦的振动频率和模式慢慢偏离了“玄”的振动频率和模式,慢慢脱离与“玄”的融合,以至于中断了与“玄”的信息通信,丧失了原来作为佛的能力,忘了回“故乡”的路,欲回天却乏术,只好继续“迷悟”,受六道轮回之苦。

      图2-7为各层次与其超弦相对真如“玄”振动模式“相似度”关系的示意图,各层次与其超弦能量(分一百个等级)等级关系的示意图。由图可看出,六道众生层次越低,其灵魂超弦的振动模式与“玄”的偏离越大,与“玄”模态的相似度越低。众生要想回“故乡”,就要使自身灵魂超弦的振动模式恢复到与“玄”的一致。众生灵魂超弦模式与“玄”的相似度较高时,能够与整个顶层宇宙的“玄”发生量子纠缠,并融合其中。与虚空真如“玄”发生量子纠缠是成佛的充分条件。这种相似度越高,融合越深。完全相等就达到“无上正等正觉”。所谓“修炼”就是众生修正自身超弦振动模式,提高与“玄”振动模式的相似度,如何提高?“欲知上山路,须问过来人”,释迦摩尼就是这样的过来人,要想成佛就要修炼佛法: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试从“玄”的角度说明如下:

      “观自在菩萨”:

      要从自身内在的灵魂超弦入手,深入里面,内“观”其所包含的虚空真如“玄”的信息、观音菩萨“玄”的信息。真如“玄”振动模式体现的性质是绝对无“我”,通过去除“我执”来修正自身灵魂超弦的振动模式,向“玄”靠拢、逼近。虚空真如“玄”是虚物,是无相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金刚经》,凡是有外相的都是由超弦这种虚物构成的,是我们的一念妄动产生的,是不真实的,如果能透过诸相洞见无相的虚空真如“玄”,就“见到”真如了,就成佛了。要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金刚经》。若能彻底去掉“我”,入百分之百、亿分之亿之无我大定,你的灵魂超弦就能完全与虚空真如“玄”发生纠缠,从而百分之百、亿分之亿地与虚空真如“玄”融合为一体,达到最高境界:无上正等正觉,亦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众生原本是佛,故“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只是在上演宇宙大戏的生死轮回过程中,其灵魂超弦的振动模式相对 “玄”的发生了偏离,现在成了凡夫。通过修正偏离的模式回归“玄”,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秉持这种回归大虚空真如“玄”的大智慧,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时,要“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五蕴皆空”:

      要明了“色受想行识”五蕴在高层次看其本质都是“空”的。万物皆由超弦构成,超弦是“色”也是“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要被这些五蕴迷惑,扭曲了自生灵魂超弦的振动模式,模式不同纠缠不能发生,就找不到真如“玄”。虚空真如“玄”无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度一切苦厄”:

      修行者不仅要度己使自己了脱生死,离苦得乐,还要回过头来救度众生出苦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度一切苦厄”。众生与你有缘,当初与你一起创造了这个宇宙,你不能扔下他们不管,独自逍遥快乐,这不是无私的表现,不是亿分之亿的无我,不能得无上正等正觉。如果你做到了“度一切苦厄”,就能获无量功德,到这个时候大圆满了,亿分之亿的与虚空真如“玄”融合,焉有不成佛之理?焉有不得无上正等正觉之理?“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佛都是这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

11 宇宙是如何创生的?

3  上帝创造宇宙

      不知多少万亿、亿亿年前,在顶层宇宙虚空的某个区域,包括我们在内的诸佛融合一体如如不动,沉浸在寂静、光明的所谓“常寂光”愉悦中。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万亿、亿亿年,没有发生一丝的变化,就这样恒常不变,就这样“常乐我净”《涅槃经》。但是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宇宙虚空整体的永恒中含有局部的微变。极乐舒服的日子过得太久太久,有些佛就感到有点单调无聊,想换换花样来点刺激的。这些佛就包括我们现在的这些人类及其他众生。

      根据顶层宇宙虚空运作的时间表,我们这些佛该上演新一轮的宇宙大戏了,于是我们开始游戏宇宙的结构设计。

      我们那个时候是上帝,智慧无量,对上帝来说宇宙结构设计不是件难事,所设计的宇宙顶层结构层次由大到小为: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恒星、行星。宇宙大致有数千万个超星系团(见图3-1),星系有数千个亿,恒星有数百万亿亿个,行星比恒星多也要有数百万亿亿个。成住坏空的周期要有百千亿年。

图3-1超星系团

      在众多的超星系团中有一个叫室女座超星系团(见图3-2),他里面包含2、3千个星系,其中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叫银河系(见图3-3)。银河系中有2、3千亿颗恒星,其中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叫太阳系(见图3-4)。太阳系中有8颗行星,其中有一颗叫地球,未来我们中间的一部分回去这里玩游戏。

图3-2 室女座星系团

图3-3 银河系

图3-4 太阳系

      所设计的整个宇宙从宇观到宏观、微观都符合美学原理,出处充满美丽,大自然在结构上具有内在的美,美学第一要素是对称,在结构中大量存在对称要素。

图3-5 大自然结构美学设计

      所设计的这个宇宙非常的丰富多彩,有三界六道。有快乐的天界:28层天,一层比一层快乐。也有痛苦到极致的地狱、饿鬼道。从极致的快乐到极致的痛苦任由选择,任由享用。所设计的游戏规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者往上升,作恶者向下落。当然实际上善恶无分别。大善者和大恶者都是演戏,卸了妆都是我们这些佛,同是一个大我。

      所设计的六道中有一个最适合修行的人道。在游戏中看谁有智慧能够看破红尘发大愿修福修德成佛道。

      我们设计的三界六道的大概情况如表 3-1所示。

表 3-1  三界六道层次简表

三界名称  层次名称及寿命
无色界四天:为无形色众生所居,这里的宇宙就是生命,生命就是宇宙 共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寿2万大劫至8万大劫;
色界十八天:

为离欲的众生所居。宫殿高大,是色化生。

四禅:9天,寿125大劫至16,000大劫
3禅3天:遍净天寿64大劫,无量净天寿32大劫,少净天寿16大劫
2禅3天:光音天寿8大劫, 无量光天寿4大劫,少光天寿2大劫
初禅3天:大梵天寿60小劫, 梵辅天寿40小劫,梵众天寿20小劫
欲界:

欲界6天

夜摩天以上空居天依云而住

忉利天以下皆地居天

依山而住

欲指财、色、名、食、睡五欲。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有五个去处,即地狱,畜生、饿鬼、人及六欲天。

(阿修罗是介于神、鬼、人之间的众生,在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天,欲界的他化自在天,化乐天及恶鬼地狱道均存在。)

他化自在天 寿16,000岁   人间1600年/1日(欲界第6天)
化乐天 寿8,000岁   人间800年/1日(欲界第5天)
兜率天 寿4,000岁   人间400年/1日(欲界第4天)
夜摩天 寿2,000岁   人间200年/1日(欲界第3天)
忉利33天 寿1,000岁  人间100年/1日(欲界第2天)
4天王天 寿500岁  人间500年/1日(欲界第1天)
长放逸天
持华X天
坚手天
南瞻部洲(人类居住地)、西牛贺洲、北俱芦洲、东胜神洲
八大地狱,最底层是无间地狱

      在宇宙打游戏剧情设计方面,当地球适合居住时,我们这些佛的一部分将要去那里游戏。有一位将要扮演秦始皇,统一中国;还有一位要扮演武则天,做中国唯一的女皇帝。

      我们中间有一位盘古大佛,将用他的能量转换成宇宙星系的质量,生成山河大地供我们游戏,而我们游戏完毕全部再度成佛之后,还需度盘古回来,度他成佛,因为星辰之恩、日月之恩,山河大地之恩是一定要报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哪怕晒太阳,呼吸空气都要还。盘古不能再度成佛,‘成住坏空’完不成,我们也无法真正成佛,这是道法。

      上帝有无量的智慧和能量,“他创造他所欲创造的。真主对于万事是全能的《古兰经》”,所谓宇宙的设计只是瞬间的一个念而已,完美无缺的设计便告完成。在宇宙的细致设计过程中,“上帝不会掷骰子”。

      正式创建宇宙:

      《圣经.创世纪》:“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古兰经》:真主“在那日,他说‘有’,世界就有了”。

      从虚空的一个奇点突然无量质量瞬间爆炸而,同时发出无量光芒:宇宙大爆炸如期启动(示意图见下),宇宙大戏正式开幕,盘古登场亮相。

图3-6 宇宙大爆炸

      盘古大佛的真如能量从虚空转换成我们这个宇宙的物质同时创建我们这个宇宙的时空。根据超弦理论,相对实空间而言其他空间卷曲成普朗克尺度,因此能质转换的宇宙大爆炸必然发生在尺度极小的所谓“奇点(但并不为零)”。盘古大佛的无量振动模式瞬间发生转换,成为了基本粒子,转换成的可观察的粒子大概有1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个,也就是1080个粒子《时间简史》

      宇宙被真主创造之后的状态,可以采用科学家发展的“宇宙大爆炸理论”进行描述。这个理论得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见下图)、宇宙中氢和氦的比例及宇宙膨胀3个证据的强有力支持。科学家推算宇宙年龄大概为138.2亿年,表3-7为宇宙大爆后的宇宙发展间史。

图3-7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表3-2 宇宙发展间史

时间 星系发展阶段 生命发展阶段
0秒 盘古能-质转换:宇宙大爆炸
10-35 盘古的能量转换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强相互作用、引力与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分开
10-35-10-5 电子形成,宇宙主要包括光子、电子和中微子,温度约1000亿度
10-5-10秒 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氦等原子核,温度30亿度
10秒-35分钟 形成原子核的过程停止,温度3亿度
35秒-30万年 电子和原子核结合成为原子。物质和辐射脱耦,大爆炸辐射的残余成为今天的3K微波背景辐射,元素复合  

元素复合

30万年-4亿年 第一批恒星形成
4亿年-20亿年 星系形成
20亿年-90亿年 恒星形成,太阳系形成

上帝(暗能量)让宇宙加速膨胀

星际小分子
90亿年-138.2亿年 地球起源

可观测宇宙加速膨胀

有机小分子

生物大分子

生命起源

生物发展

人类发展

      当我们创造的这个宇宙演化到适合游戏开展时,我们便纷纷从佛界飘到这个宇宙来。大约在五千多年前,有一支佛在伏羲和女娲的带领下飘到华夏大地,之后创造了五千年灿烂中华文明,期间上演了一出出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精彩好剧:

黄帝战蚩尤,

武王伐商纣,

春秋战国百花放,

始皇大统一。

楚汉共逐鹿,

三国谋天下,……

你方唱罢我登场,

古今兴衰现。

大江东逝水,

淘尽风流客,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青山依旧在”,不论生死轮回演出千万次,我们的本来面目始终没有改变。

      宇宙大戏还将继续演下去直到走完这次的“成住坏空”循环。

图3-8 大江东逝水 淘尽风流客

12 为什么世界是虚妄的?-1

12 虚妄的世界

      传统上把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认为是实实在在的物体。然而我们之所以可以“看得见”,是因为基于光的视觉系统在“欺骗”我们,实际上我们所看的只是表面现象,所看到的地方根本没有实物存在。我们之所以可以“摸得着”,是因为电磁力(4种基本之一)在“欺骗”我们,实际上我们根本没有摸到任何所谓的“东西”。

  • 12.1  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是人类上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应用这项技术可以构建现实世界不存在的“虚拟”场景,模拟已存在的“现实”场景,使人在视觉、触觉、听觉等方面获得亲临其境的感觉。目前这项技术在科研、教学、军事、医学、产品设计、商业宣传、娱乐等众多方面发展迅速。

      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中,大众最熟悉的是3D影视。当人们在看3D电影时,石头打过来,观众不由自主地都把头摆一下。观众都知道:这是假的,是在看电影,是逼真的3D电影和自己的视觉系统在“欺骗”自己,感觉好像石头真的打过来似的。

      虚拟现实技术创造的场景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虚妄世界”,在3D电视机前或3D电影院里,戴上3D眼镜,或者戴上3D头套,便可沉浸在人类版的“虚妄世界”中。

图4-1 沉浸在人类版的“虚妄世界”

      当人们摘掉3D眼镜或头套,回到所谓的现实世界,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个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然而它实际上是上帝版的“虚妄世界”,这是宇宙大爆炸前我们自己精心设计的游戏场景。人们虽然都清楚人类版的虚妄性,但很少人能看破上帝版的虚妄性,因为在人类层次看,它那么的天衣无缝、完美无缺的真实。

  • 12.2    色彩的“指鹿为马”

      在现实世界中,人们看到了周围的一切,人们所看到的是真实的自然吗?基于光的视觉系统难道没有在“骗人”?

      有一类人明显被骗了:色盲患者。图4-2所示是一个倾斜摆放的矩形花盆,其上方是蓝天。左边第一张是正常人看到的,中间是全色盲患者看到的,右边是红色色盲患者看到的。全色盲患者只能感觉黑白电视那样的灰度,没有彩色。其他色盲患者能分辨的颜色比正常人少大概100~10000倍。色盲患者认为这就是真实的世界,缺乏色彩,缺乏美感,简直是个丑陋的世界。真实的大自然其实很美。实际场景明明是左边这张图所显示那样,但视觉系统确“指鹿为马”,“欺骗”色盲患者,让他们得到中间或右边的图像。色盲患者的确被骗得不轻。

图4-2 正常视觉色盲的世界

      没有患色盲的正常人大概能分辨1百万种颜色,已经非常丰富了。但难道他们就没有被视觉系统“欺骗”吗?

      有少数幸运的女性(不包含男性,因为男性缺少那条染色带)她们能分辨的色彩比一般人多大概100倍,即大概能分辨1亿种颜色。她们眼中的世界更加色彩斑斓,更加绚丽。她们每天可以心情愉快地与美丽相伴,她们看到的才是更真实的世界,其他人看到的世界并不很真实,基于光的视觉系统在“欺骗”大部分人。

      难道这少数幸运的女性就真的没有被视觉系统“欺骗”吗?有学者研究表明:有些蝴蝶、皮皮虾等动物的色彩感觉范围更宽,它们看的世界色彩远比人类更绚丽、更真实。

12 为什么世界是虚妄的?-2

  • 12.3  基于光的视觉原理

      人类肉眼的视觉系统是基于光的视觉系统,必须需要有光。更高层次的天眼等不受光的制约,可以依靠其他更细微的能量场。太阳是主要的光源。光是电磁波,太阳光是由很多不同波长的光混合而成的所谓复色光:白光。图4-2为太阳光谱示意图。太阳电磁波的波长在300纳米到2.5微米之间,可见光的波长在400纳米到700纳米之间。小于400纳米的是紫外线,小于10纳米的是X射线,大于700纳米的是红外线,大于1mm属于无线电波。

图4-2 太阳光谱示意图

      正因为白光中包含有大量的色彩,才使大自然呈现出五颜六色美丽的景象。各种物质有吸收谱和发射谱。如图4-3左侧所示的绿叶,当白光照射到它时,绿色波长的光被吸收得少,其它波长的光吸收得多,绿色光被反射的多,光线到达人们眼睛时呈现绿色。

图4-3 受光照的绿叶

      图4-4为眼球结构示意图,眼球最外层的“窗口”是角膜,其折射作用使光线弯曲进入眼睛。然后穿过瞳孔虹膜中心的开口进入晶状体。虹膜的作用像相机的快门,用于调控进入光线的多少。晶状体的作用如同照相机中的镜头使光线正确聚焦。再往里是填充眼球的玻璃体,它是一种致密透明的凝胶状物质,帮助眼球保持球形。

图4-4 眼球结构示意图

      光线最终到达视网膜上的一个很小的焦点,视网膜中的光敏分子将接收的光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超过百万个神经纤维发送到视觉皮层进而传播到大脑各个部分,经过大脑的综合处理在大脑中呈现图像。

      如图4-5所示,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主要负责感觉亮度,视锥细胞主要负责感觉颜色。正常人有3种视锥细胞分别感觉红(R)、绿(G)、蓝(B)颜色。

图4-5 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图4-6为红绿蓝及灰度100个色差级别的色带,其中的灰度色带是由前面三种色带直接叠加而成。一般人最多大概能分辨其中某个颜色的一个色差。例如对于图4-6最下面的灰度色带,人们能分辨从1,到100的100个灰度深浅。一般人看到的一切色彩都是由图4-6中RGB不同成分混合而成的(见该图的全彩色带),彩色电视机、电脑、手机的彩色图片和视频就是根据RGB原理产生的。因此人类能分辨的颜色总数大概为:

                  100×100×100=一百万。

      缺少两种视锥细胞的色盲患者大概只能分辨一百种颜色,缺少一种视锥细胞的色盲患者大概只能分辨一万种颜色,有四种视锥细胞的极少数幸运女性大概能分辨一亿种颜色。由此可见,外部世界呈现什么色彩都是由视锥细胞决定的。众生的视锥细胞不同,感觉的色彩就不同,大自然真实颜色究竟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色彩的“假象”是众生视觉系统中视锥细胞决定的,有谁能保证它不会“指鹿为马”呢?

图4-6 红绿蓝、灰度100个级别色带及全彩色带

12 为什么世界是虚妄的?-3

  • 12.4  分辨率的局限

      人类视觉系统能力很有限,只能感知可见光以内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之外的都看不见。另外距离太远和太小的东西看不见,于是发明了各种仪器来延展自身感知能力的不足。表4-1列出了采用不同技术所能达到的分辨率,其中用到了一些少见的长度单位,图4-7示出了用于微观的各种长度单位及与国际单位米(m)之间的关系。

表4-1 不同技术所能达到的分辨率

图4-7 用于微观的长度单位

       由4-1表可知,人类基于光的视觉系统的能力有很大的局限性,人类肉眼最小能看到细头发丝直径大小的点,再小可借助于光学显微镜。因为观察中使用的波长越短,分辨率越高,而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确定的,因此可获得的最高分辨率是有限的。光学显微镜能够识别人类细胞中线粒体(见图4-8)。

图4-8 细胞中的线粒体

      电子显微镜利用波长更短的“电子束”及其波粒二象性,可以识别到氦原子的尺度。粒子的能量越大,其波长越短,于是人们发明了粒子加速器来提高能量,缩短波长,能够探究更小的微观世界。由于光逃不出黑洞,决定了基于光的观测方式永远无法达到普朗克尺度。除非不采用光而换成不受黑洞制约的能量场。

      “玄”不受其他任何东西的制约,包括黑洞。佛眼用“玄”能量场“看东西”,因此无有任何障碍。只有佛眼才能看到真正真实的世界,能够直接透过现象看本质。

      当人们看到一滴水时,滴水的反射光进入人们的视觉系统,在大脑展现真切的水滴图像,其中图像色彩由视锥细胞产生。人们看到的是表面现象。如图4-8所示,根据现代科学,不断细分水滴可分别得:水分子H2O,氧原子和氢原子、电子和原子核量子,最终是超弦,实质上我们看的只是一团量子场,根本就不存在叫水的“东西”。我们之所以看到了叫水的东西,那是因为基于光的视觉系统在欺骗我们。

图4-8 不断细分水滴

12 为什么世界是虚妄的?-4

  • 12.5 隔空打牛

      传说“隔空打牛”是一种上乘中国功夫。功夫高的人隔一定距离用内力发掌能够打到牛身上,他的手掌并没有接触到牛,掌力却打到了牛身上。任何人如果用手掌在牛身上拍一下,实际上都是在“隔空打牛”,他的手掌没有碰到任何东西,之所以感觉拍到了牛身上,是因为基于电磁力的触觉系统在欺骗他。

图4-9 隔空打牛

      除了“看得见”外,人们也常常用“摸得着”的触觉来说明真实物体的存在。人们之所以“摸得着”东西,是因为基于电磁力的触觉系统在欺骗人们,根本没有真正摸到任何东西。

      人类皮肤深层存在触觉小体,其内存在敏感的神经细胞。当皮肤触碰到外部物体时,神经细胞将感受到外部物体的反作用压迫力,并发出一个微小的电流信号,随神经纤维到达大脑,由此就能感受到触摸,大脑可以分辨出触摸的程度以及位置,这就是触觉系统的原理。

      自然界存在4种力:引力、电磁力、弱力和强力,其中的电磁力使神经细胞感受到压迫的作用。

      当人的皮肤触碰到一个物体时,皮肤表面原子的外层电子和外物表面原子的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关系如图4-10所示。电子都带负电,双方电子靠近时就产生排斥力,使皮肤产生压迫感。两个同号(-或者+)电荷相互作用的特点是:随着两电荷间距离减小,排斥力急剧增加。随着触碰力度的增加,两者电子间距离逐渐减小,排斥力迅速增加,压迫感也迅速增加。由于排斥力随距离减小增加太快,即便大到使皮肤组织压碎的程度也无法消除两者电子间的间隙。所谓“摸得着”其实没有“摸”到任何东西,之所以感觉“摸” 到了是因为基于电磁力的触觉系统在欺骗人们。

图4-10   原子间隙

      人类、动物等众生所具备的基于光的视觉系统和基于电磁力的触觉系统,是我们在创造这个宇宙时精心设计的,他与我们当初设计的游戏场景是完美匹配的。这种“欺骗”对人类、动物等这类众生而言也是完美匹配的,使我们这类众生感觉到周围的一切是真实存在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类善意的“欺骗”,才使得宇宙大戏在各个层面能够顺利展开,人类才能如此这般地在美丽地球上繁衍生息。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谓“虚妄”是指表面现象。佛陀在这里是告诫修行人,尤其是想要解脱回家的修行人,不要被眼前的外部表面现象所蒙蔽、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认识宇宙最深层次本质:“玄”。众生应该明白:其所处的这个“虚妄”世界变化无常,充满痛苦,不是众生正真的家。众生另有一个极乐永恒的家,那是所有众生的归属。回归“玄”、 回归上帝即是回家。“玄”无相,“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果能够透过表面的“相”,“看”到最深层次无相的“玄”,就是见到了如来。

 

13 因果规律的超弦机理

5   因果规律

      因果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道法。俗话说:“善恶到头终有报 只争来早与来迟”。有信仰,相信因果的人,行事小心翼翼,生怕造恶业。没有信仰的人一般不相信因果规律,不懂因果报应的厉害关系,其中的少数人胆大妄为,为了私利什么丧尽天良的事都敢做,自以为聪明,神不知、鬼不觉。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他万万没想到有一个叫阿赖耶识的东西把他生生世世的所作所为全部详细记录在案,并根据其所作所为的性质,只等时机成熟就一定“秋后算账”。正如俗语所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间一到,一切都报。”

5.1 阿赖耶识

      佛教认为,人有八识: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其中意识通过前五识起作用并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属于潜意识的范围,科学上指第七感时间觉。阿赖耶识,也称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含藏一切善恶习气种子。

      唐代玄奘大师有一首描述八识的著名偈颂: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翁。

      意思是说:阿赖耶识像浩瀚大海一样能藏无量信息,把众生所有善恶行为信息记录在内。外境红尘对渊深的七识产生波浪似的影响。阿赖耶识是生命轮回的主体被前七识所熏习并成为种子所藏之处。生命中真正做主的是阿赖耶识,投胎时其他七识还没有,阿赖耶识最先来;死的时候他最后离开。

      因为阿赖耶识是众生背后真正做主,人离世时最后离开人体,人在断气之后要多久阿赖耶识才完全离去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时间。有的时间短一些,有些时间长一些。因此有些资料建议:人在断气之后8小时之内不要触碰,否则他可能会很痛苦,由此可能产生怨恨,怨恨心一起就可能下地狱。最安全的做法:12-14小时不要触碰。

      这一点从常识上也很好理解:动物组织远比人类仪器精密,灵敏度远远超出仪器。医学仪器判定人死亡的时候,虽然死亡过程基本不可逆,但实际上病人并没有真正的“死”,人脑还有微弱的活动,仍然有意识和感觉。这种现象得到了大量的“濒死经历”案例的证实。如果这时候做任何让他痛苦的事,他只能悲惨地默默忍受,就是想制止也出不了声,这时有谁能体会她的痛苦呢?同样的道理,在做器官移植手术时,医生给去世的器官捐赠者打麻药是正确的。

      人在第八识没有离开之前,叫未舍暖触,第八识从什么部位走,其它部位先凉了,那个部位最后还是暖的、热的。这个部位决定了众生来世的去向:从头到脚,对应来世的层次由高到低。从头顶百会穴出去:成佛。从脚心出去:下地狱。

5.2超弦染污模式假设

      由前面所述可知:超弦可有无限多的振动模式,而“玄”则具有其中特殊振动模式的超弦,这种特殊的振动模式就是上帝超弦的振动模式。为了便于描述,假设“玄”具有如图5-1所示的4节点振动模式,此处简称“标准模式”。

图5-1 假设的“标准模式”示意图

      由该图可看出,该模式曲线非常光滑,没有杂波,零染污、彻底的“干净”。这是假设的上帝的模式。具备这种模式就能够与上帝融合一体。某一个体“生命”一旦有了善恶的言行,有了“起心动念”,其“灵性”超弦振动模式就会发生畸变,偏离“标准模式”,而形成某种新的模式。图5-2所示为假设的轻度染污的“灵性”超弦振动模式。由于“灵性”超弦振动模式有了偏离,此时不能与上帝融为一体,佛界是不能呆了,但由于是轻度染污,于是降到上三道,如天道或人道。

图5-2 轻度染污的“灵性”超弦振动模式示意图

      图5-3所示为假设的重度染污的“灵性”超弦振动模式,由于其振动模式严重偏离“标准模式”,表明其能量太低只能呆在地狱。

图5-3 重度染污的“灵性”超弦振动模式示意图

5.3 阿赖耶识超弦模式假设

      图5-4 DNA螺旋(链)弦(DNA helix string)的示意图。DNA“藏”的功能,它含藏所有已知生物体和许多病毒的发育、功能、生长和繁殖的遗传指令。DNA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主宰整个生命,包括精神方面的也包括肉体方面的。而DNA阿赖耶识控制下具体主宰生命的肉身部分。科学家研究表明:DNA可储存海量信息,不仅存放着那些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基因信息,还存放着大量曾经与生命活动有关、但后来失效了的历史基因信息。

图5-4  DNA螺旋弦示意图

      与商品上的条形码或手机二维码相似,其信息隐藏在其基本结构的排列组合方式上。如图5-5所示,条形码的基本结构就是直线和空白,商品信息含藏于直线与空白的组合上。

图5-5 条形码直线与空白的组合含藏商品信息

      振动模式识别是工程上一项技术。通过对测试的零件振动信号进行振动模式识别来确定机械零件的故障状态。其依据是:零件的振动模式含藏各种故障特征信息,并保存在计算机数据库里。由此可以推论:超弦的振动模式也可以含藏众生的言行和“起心动念”的信息。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图5-4和图5-5所示的染污振动模式能够含藏各种染污类型(如:杀盗淫妄)的信息。

      如图5-5所示,所有不同的言、行都有不同的模式与之对应。无始劫以来众生所有的行为都记录在自己“灵性”超弦振动模式中。这就是阿赖耶含藏善恶习气种子超弦振动模式机制。

      “灵性”超弦具有自动修复振动模式的机制。例如,如果某众生“灵性”超弦振动模式中有“杀生”的记录,这个记录是“杀生”的“作用力”形成的,必须要用“杀生”的“反作用力”进行修复,那就是该众生要被“杀生”,这就是“报应”的超弦振动模式机制。这里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牛顿第三定律叙述的类似。

      修行成佛的过程,就是修正个体“灵性”超弦振动模式,消除所有振动模式“畸变”,逼近“标准模式”的过程,是清除振动模式中所有记录的过程,也就是清空阿赖耶含识中所有记录的过程。阿赖耶含识中有记录,超弦振动模式就不纯净,说明有自我,“灵性”超弦不能于“玄”融合,不能与上帝融合。

佛是超弦系列

佛是超弦系列

        本系列,应用相对论、量子力学、超弦理论等现代科学以及佛学、道学等宗教思想,辩证地分析、研究宗教的统一,研究宗教与科学的统一。

超弦被科学家称之为“宇宙琴弦”,由“宇宙琴弦”演奏的:

宇宙琴弦音,

内在自性音,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胜彼世间音”。

一类以某种特殊模式振动的超弦,被称之为“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是佛,“玄”是上帝,“玄”是真主,“玄”是奎师那,“玄”是道。

宗教是统一的;

宗教与现代科学是统一的。

“玄”是“清净真如心”,“玄”亦是物,因此:

心不异物,

物不异心,

心既是物,

物既是心,

唯心唯物本统一。

“一切唯心造”,

既是一切唯物造。

宇宙是如何创生的?

为什么世界是虚妄的?

为什么有因果报应?

现在开始解说。

一类以某种特殊模式振动的超弦,无以计数的这类超弦相互纠缠融合遍布整个宇宙,无处不在。这类超弦融合体:

佛教将他称之为:佛;

基督教将他称之为:上帝;

伊斯兰教将他称之为:真主;

印度教将他称之为:奎师那;

道教将他称之为:道;

人类现代科学将他称之为:超弦。

用数学公式表示:

法身佛=,上帝,=真主,=“奎师那”,=道,=超弦

亦即:

法身佛、上帝、真主、奎师那、道虽然名称不同,实质是同一样东西。

由此可见:

宗教是统一的;

宗教与现代科学是统一的。

为了说清楚这个论点,还得从一个游戏故事说起。

神州自古神话多,天界星辰天仙国。

幼童欲上银河去,探寻牛郎织女儿。

“月亮粑粑, 肚里坐个嗲嗲,嗲嗲出来买菜, 肚里坐个奶奶,奶奶绣花……”,孩提时经常跟大人一起唱这首长沙童谣。

“妈妈,月亮上真的住着一个老爷爷和一个老奶奶吗?”

“那是人家在唱戏,嫦娥唱奶奶,吴刚唱爷爷,他们还养了一只兔子,住在广寒宫里,还记得妈妈跟你讲过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吗”。

“记得”。

嫦娥和吴刚,

他们在天上唱戏,我们在地上游戏。

宇宙一场大戏,人生小戏一场。

众生依照剧本,各饰各的角色。

演员入戏极深,表演太过投入。

你争我夺真玩命,忘了只是一场戏。

众生在演戏时完全忘了在宇宙大戏开始之前自己清净无我的本来面目。

我的人生之戏才到序幕,正在扮演一幼童,戏还要继续演下去。我经常听我妈妈讲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听得最多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我姐姐的旧小学课本上有,我妈就照着课本给我讲,每次都听入了迷。

仰望着星光灿烂的夏日天空,首先看到的是银河,那是王母娘娘,用手拿着头顶银簪在天空上一划变出来的。我顺着河边寻找牛郎,我爸爸曾经指给我看过,就在那儿。

      画面下方在闪耀的,那个比较亮一点的是牛郎,侧边两个稍暗一点的是牛郎和织女的两个小宝宝,他们被放在两个箩筐里,牛郎用扁担挑着,他们就是牛郎织女儿,画面左上方银河对面,在闪耀、比较亮的那颗就是织女。

神州自古神话多,古代中国被称为神州,神州大地有关上天的神话故事非常丰富,这正是孩童所着迷的,因为他们对“上天”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天界星辰天仙国,广袤而神秘的太空总是让好奇心强的幼童有无数“为什么”要问,大有一夜间穷尽宇宙大道奥妙之势。

在宇宙大戏登场之前的千万亿年之间,我们这些众生以及我们所看到的日月星辰原本是与上帝融合在一起的,不分彼此。嫦娥即是我,我即是嫦娥;日月星辰即是我,我即是日月星辰;众生即是我,我即是众生;上帝即是我,我即是上帝;诸佛即是我,我即是诸佛,这就是众生的本来面目,我们原本是上帝,是“过去佛”。

《华严经》说:“一切唯心造”。由于当时我们是上帝,心能无量,我们这些上帝的一个心念,这个宇宙就被创生了。受到因果道法的支配,我们必须下来受自己的果报,于是成了众生在六道中生死轮回,忘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但是我们都是“未来佛”,最终无论是谁都要成佛,回归原位,包括我们之前所创造的日月星辰、山海石尘,全部都要成佛如此形成一个“成、住、坏、空”的完整循环,宇宙的这场大戏闭幕。多少亿亿年后大戏再开演,再来一次“成、住、坏、空”,如此循环不断,正如《华严经》中所说:“灭坏生成互循环,于虚空中无暂已”。

如果这个宇宙不是我们创造的,我们根本就没有资格来到这个世界,因为没有因缘,这是违背因果规律的。

我的戏到小学了,3年级时史无前例的运动开始。老师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神仙、鬼怪,“宗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信神、信宗教是愚昧。此时我成了彻底的无神论者,一扇通往认识宇宙大道的神秘大门被关闭,我成了井底之蛙。神秘的大门虽被关闭,但不可泯灭的好奇心却总是在驱使我试图推开它。

有一天我问我父亲:“宇宙有多大?”我父亲说:“宇宙无边无际。你现在还小,别想这些事,会头痛的”。千真万确,有一次我钻到牛角尖里去了,始终想不通:宇宙怎么会无边无际,可是如果有边际的话,边外面又是什么呢?想来想去脑袋都快炸了,从此再也不想“边际”的事情了。

无始无终浑无垠,沧海一粟宇宙擎。

直到后来才了解“我们这个宇宙”源于一次大爆炸,是有边界的。宇宙大戏的舞台半径约四百多亿光年。然而顶层“大宇宙”是无穷的,可谓:无始无终浑无垠。我们正在游戏的这个宇宙”只是顶层“大宇宙”中冒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气泡”,可谓沧海一粟,可这小小一粟居然托举着整个我们的这个宇宙。无数“小气泡”在顶层“大宇宙”中此起彼伏,循环往复,无始无终。

上中学时在对“天高地厚”兴趣的驱使下,我从“中学科技”邮购了两个镜片,再加上两个硬壳纸卷筒制作了一个世界上最简单的40倍天文望远镜。看月球的效果还不错,虽然看不到嫦娥,但月坑还是可以清楚看到的

月亮真的存在吗?对于这个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月亮是否真的存在对于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答案。从人的层次来说,确确实实存在,人类还登上了月球,可以解释为“有”。辩证法强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看到月亮,那只是表面现象。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从佛的层次告诉众生万物深层次真相。因此我们看到的月亮从深层次来说是“虚妄”的,我们之所以可以看到它,那是因为光和我们自己的视觉系统在“欺骗”我们。

从月球表面拿一块岩石往里细分,我们将看的本质是:一堆分子。继续往深层看:一堆原子、亚原子量子,直到最后:那里只是一堆超弦。超弦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物”,按古人的观点就是“空”。所以月亮是“空”的,是“虚妄”的。不仅月亮如此,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皆是如此,可以解释为“空”。但空不是真正的空,毕竟有超弦在,老子说:“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其中有物”的“物”就是超弦这个“虚物”。佛是超弦,超弦:似空非空,似假非假,用一个“中”表中道,这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一心三观的超弦解释。同时也是对“一心三藏”科学解释:“空”、“有”、“中”分别与“空、不空、空不空如来藏”对应。

楞严咒

nā mō sā dān tuō sū qiē duō yē ē lā hē dī sān 藐 sān pū tuō xiē nā mō sā dān tuō 佛陀 jū zhī sēi 尼 钐 nā mō sā pō bō tuō bō dī sā duō pī bī nā mō sā duō nān sān miāo sān pū tuō jū zhī nān suō shē lā pō jiā sēng qiē nān nā mō lū jī ē luō hān duō nān nā mō sū lū duō bō nuō nān nā mō suō jiē lī tuō qiē mī nān。

南无撒丹咜苏苆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写,南无萨怛他,佛陀俱胝瑟尼钐。